中共党员:赵志彪
“英雄血染湘江渡,江底尽埋英烈骨。三年不饮湘江水,十年不食湘江鱼。”在桂北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民谣,描述的是发生在桂北湘江边的那一场壮烈战斗——湘江战役。湘江战役被誉为红军长征史上“最惨烈、最悲壮、最辉煌”的一战,也是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。数万红军将士以生命赴使命,用信念铸起了不朽的丰碑。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连续打破敌人的三道封锁线,于11月下旬进抵湘桂边界。在湘江战役中,中央红军分别依托阵地对敌人展开了三场顽强的狙击战。这三场战斗为红军强渡湘江争取了时间。
当红军再次遭到国民党数十万军队重兵围追堵截。面对生死存亡,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昼夜,最终以折损过半的惨重代价突破湘江封锁线,粉碎了敌人的企图。在湘江战役中,那些有名和无名的红军烈士们,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着“湘江战役精神”,为二万五千里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。其中,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易荡平,在那场生死战役中的悲壮故事更是被人们所铭记和传诵。
1934年11月30日,为掩护军委纵队渡过湘江,红一军团在觉山铺开始了对湘军三个师的阻击战。敌军在10多架飞机掩护下,攻势越来越猛。红一军团的前沿阵地相继失守。作为政委的易荡平身负重伤,倒在血泊中。当敌人逼近时,他毅然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。警卫员不忍心,易荡平却一把夺过警卫员手中的枪,射穿了自己的头颅,时年26岁。
据史料记载,在湘江战役结束后,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.6万人锐减到3万人。数万名红军战士用鲜血染红了清澈的湘江水。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留下。
在灌阳革命烈士陵园里,一块无字石碑静静地立在江边,石碑的基座上刻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万千。“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,你们的功勋永世长存。”